电流、电压和电阻概述 电流
电荷(自由电子)的有向流动称为电流。换句话说,电流定义为电荷(自由电子)流动的速率。它用𝐼 或 𝑖表示,以安培(A)为单位测量,即:
I=Qt=net安培(A)
其中,Q = ne,e = 1.6 X 10-19 C。
微分形式为:
i=dqdt
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如图所示,铜导体含有大量自由电子。当在其两端施加电位差(电压)时,自由电子(带负电)开始向电源的正极移动。这种定向流动的自由电子称为电流。
实际电流(或电子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通过外部电路到正极。但在电子理论出现之前,人们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正极通过外部电路到负极的流动。因此,这种假设的电流方向被称为常规电流。
电流类型
电流可分为三种类型:
稳态电流
变化电流
交流电
稳态电流
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稳态电流(直流电)。电池提供的电流就是稳态电流的一个例子。
Explore our latest online courses and learn new skills at your own pace. Enroll and become a certified expert to boost your career.
变化电流
大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称为变化电流。指数变化的电流(如电感中的电流)就是变化电流的一个例子。
交流电
大小随时间连续变化且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由于这种电流在电路中交替流动,即在半个周期内沿一个方向流动,在另一个半个周期内沿相反方向流动,因此被称为交流电。
电势
当一个物体带电时,充电过程中会做功。这项功以势能的形式储存在物体中。现在,这个带电物体能够通过吸引或排斥来移动其他电荷。因此,它具有做功的能力,这被称为物体的电势,即:
带电物体做功的能力称为该物体的电势。电势的量度是所做功 (W) 与电荷 (Q) 的比值,即:
电势(V)=所做功(W)电荷(Q)
所做功以焦耳为单位测量,电荷以库仑为单位测量,因此电势的单位是焦耳/库仑或伏特。
电位差或电压
两个带电体的电势差称为电位差。
电位差也称为电压。因此,不存在单点电压,即必须使用某个参考点作为另一个点。
如果两个物体具有不同的电势,则它们之间存在电位差。考虑上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物体 A 的电势为 5 V,这意味着物体 A 的每个库仑电荷具有 5 焦耳的能量,而物体 B 的电势为 10 V,这意味着物体 B 上的每个库仑电荷具有 10 焦耳的能量。
如果这两个物体通过导线连接,则电流(常规电流)将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即从物体 B 流向物体 A。当这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电势时,电流将停止流动。因此,可以说,如果存在电位差,则电流将在电路中流动。无电压,无电流。
电阻
物质对电流(电子)流动所提供的阻碍程度称为其电阻。它以欧姆 (Ω) 为单位测量。电阻的电路符号如下所示。
由于电流是电子的流动,因此电阻是物质对这些电子流动所提供的阻碍。由于电阻是物质提供的电阻,因此它会导致电流流动时产生热量。
影响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 (𝑙) 成正比。
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 (a) 成反比。
电阻取决于导体材料的性质。
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因此,根据前三点,我们得到:
R∝la
R=ρla
其中,ρ(Rho)是一个常数,称为电阻率或比电阻。其值取决于材料的性质。ρ 的单位为欧姆·米 (Ω·m)。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纯金属(导体)** – 铜、铝等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纯金属的温度/电阻曲线是一条直线。由于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它们具有正温度电阻系数。
**绝缘体、半导体和电解质** – 这些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这些材料具有负温度电阻系数。
**合金** – 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这种增加很小且不规则,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
数值示例 #1
当 2.56 X 1017 个电子在 65 毫秒内通过导体时,求导体中的电流。
解答
电流(I)=Qt=net=(2.56×1017)×(1.6×10−19)65×10−3
=630×10−3A=630mA
数值示例 #2
电池的电压为 12 V。它需要输送多少电荷才能做 60 J 的功。
解答
输送电荷(Q)=WV=6012=5C
数值示例 #3
计算 500 米长的导线的电阻,其均匀横截面积为 0.69 cm2。该导线由电阻率为 1.7 × 10-6Ω·cm 的铜制成。
解答
R=ρla=(1.7×10−6)×5000.69×10−4=12.32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