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种群和群落的区别
引言
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一起生活,并在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生物体种类繁多,从单细胞生物到高度复杂的 多细胞生物。它们不管差异如何,为了彼此的利益而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继续繁殖。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阳光和养分供应,会影响生物体的生存。非生物或生物成分的质量或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体的生存。为了理解和学习的目的,生态系统被组织成不同的层次。
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
由于其极端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自然是很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是不可分割的,每一个都无法在没有另一个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生物体的极端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因此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研究。
- 生物体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物群落
- 生物圈
Explore our latest online courses and learn new skills at your own pace. Enroll and become a certified expert to boost your career.
物种
生物体是单个个体,一群能够自然繁殖并产生能够继续其数量的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的遗传相关生物体被称为物种。每个物种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具有一套独特的特征,在性别上可能有所不同。
同种生物体可能看起来相似,但有一些身体上的差异,例如性特征。尽管同种生物体的基因构成并非完全相同,但许多共同的基因和蛋白质导致了同种个体生物的独特特征。物种是分类学水平,低于属。一般来说,物种是科学名称中的第二个词。例如,智人 (Homo sapiens) 是人类的科学名称。“智人”是物种名称,是地球上唯一现存的人类物种。弗洛勒斯人 (H. floresiensis)、能人 (H. habilis) 和尼安德特人 (H. neanderthalensis) 是曾经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类祖先物种。
同一种生物体之间为了有限的共享资源而相互竞争。这可能是食物、配偶或领地。
图片即将推出
种群
种群是指一群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在特定时间间隔内相互繁殖的遗传相关个体。特定物种的生物体可以栖息在地球上的不同区域。而同一物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那组个体被称为种群。
例如,普通麻雀生活在印度的不同地区。然而,由于某些隔离屏障(如山丘或山脉),它们可能在地理上被隔离。所有居住在该地理界限区域内的麻雀都被视为一个种群。它们为了该特定区域内有限的可用资源而争夺食物和配偶。
种群规模受密度、迁入和迁出该地理区域的数量、出生和死亡人数的影响。有时可能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种群规模。它们可能是生物因素,如捕食者、寄生虫,或非生物因素,如自然灾害,这些因素会一次性减少许多种群。
图片即将推出
群落
群落是指所有不同种群的不同个体群体,它们彼此相互作用并共享特定的地理区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可能从单细胞微生物到复杂的 多细胞动物。例如,热带地区的森林中栖息着茂密的树木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除此之外,还存在细菌、藻类和真菌的微生物种群,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群落。
群落中的种群持续相互作用以求生存。相互作用包括寄生、共生、捕食和互惠共生。群落中的生物体可能会争夺资源,这可能是种间竞争。
群落会受到生物体多样性、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群落也会经历变化,这被称为生态演替。
图片即将推出
物种、种群和群落的相似之处
物种、种群和群落都是生态学层次结构中相互关联的术语。
尽管个体之间存在一些遗传差异,但物种和种群都是能够自然繁殖的遗传相关生物体群体。
种群和群落都与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生物体有关。生物体经历相似的环境条件,并共享非生物成分以求生存。
物种、种群和群落都包含构成生物成分的生物体,并且持续受到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物种、种群和群落的区别
特征 | 物种 | 种群 | 群落 |
---|---|---|---|
定义 | 能够自然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遗传相关生物体群体。 | 能够自然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活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遗传相关生物体群体。 | 生活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不同物种的不同生物体群体。 |
大小 | 小 | 比物种相对较大。 | 三者中最大。 |
生物体 | 一种物种。 | 单一物种。 | 多种物种。 |
生物体间的相似性 | 在行为和形态上相似。 | 在行为和形态上相似。 | 在行为和形态上不同。 |
遗传构成 | 在很大程度上相似 | 在很大程度上相似 | 不同 |
竞争 | 种内竞争 | 种内竞争 | 种间竞争 |
杂交 | 自然交配 | 自然交配 | 不交配 |
生物体之间的关系 | 为了食物、配偶和领地而进行的种内竞争。 | 为了食物、配偶和领地而进行的种内竞争。 | 捕食、寄生、共生、偏利共生。 |
结论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态单位,它们相互作用以维持生存。生态系统研究起来很复杂,因此被分为不同的层次。物种是一群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相似生物体。种群比物种大,包括特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的所有生物体。而群落仍然是生活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大群不同生物体。虽然层次可能不同,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的成功都有同等贡献。
常见问题
Q1. 种群规模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答:种群规模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个体数量。各种因素,如养分供应、物种竞争、死亡和出生数量、迁入和迁出,通常都会影响种群规模。
Q2. 迁徙是否会对种群的遗传变异性产生影响?
答:迁入是指个体迁移到另一个地理种群。它可以带来新的等位基因,这可能导致遗传变异。
Q3. 哪些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
答:光、温度、水、湿度、pH值、盐度和土壤养分等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即生物体。
Q4. 种群密度是什么意思?
答:种群密度是指特定物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单位面积内居住的个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