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偏爱与偏见
群体偏爱是指倾向于偏爱个人所属群体(“内群体”)成员而不是其他群体(“外群体”)成员的倾向。例如,人们评估标准、稀缺资源的分配以及类似的实践。这种效应已被多位心理学家研究,他们发现了与各种关于偏见和群体冲突的理论的联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文化亚群体的形成有助于增强成员对其群体的归属感。尽管根据外在特征将社会划分为类别很容易,但人群最终学会将特定的特征与特定的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导致更大的共变。这使得个人更有可能表现出对其群体的偏见。
什么是群体偏爱与偏见?
人群最初根据更明显的特征对自身进行分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学会将特征与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共变。这使得个人更有可能表现出对其群体成员的偏见。现实冲突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是阐明内群体偏见的两个主要学术框架。现实冲突理论认为,当多个实体争夺相同的一池稀缺资源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偏爱自己的群体,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需要感到自己与众不同,并优于周围的人。
社会认同与群体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导致社会认同的个性特征、人们用来获得和促进良好社会认同的各种策略,以及决定在任何特定情况下使用哪种策略来促进积极的群体间行为的社会结构的关键特征。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是解释群体现象的潜在心理机制。
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他们不属于的群体)是一种习得的现象。“去个性化”一词指的是一种心理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一个人停止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特的人,而开始将自己视为一个更大社会群体的泛化代表。假设属于一个群体使得其成员更有可能以类似的方式行事。一些学者假设,去个性化是社会现象(包括群体凝聚力、人际吸引力和合作行为)的基础。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包含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成功与他人互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会把自己置于一个心理的、情感的和批判性的框框中。
自尊
在社会认同理论中,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愿望是形成群体偏见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人们想要积极地看待自己时,他们倾向于积极地看待自己的群体,而消极地看待其他群体。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找到任何借口来证明自己的群体有多么优秀。
不公平厌恶
与内群体成员互动时,人们不太可能利用有利的不公平厌恶。这可能是因为内群体成员可能希望最大程度地减少自身与同伴之间的差异。在与外群体成员打交道时,基于不公正的内疚感可能会让位于提高内群体收益相对于外群体收益的竞争目标。因此,属于一个群体可能会减少对有利不公平的厌恶,并增加当一个群体成员不成比例地从该群体的资源中获益时产生的内疚感。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人在从个体认同到社会认同的连续体上的位置决定了群体相关属性或个体属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的社会认同感强烈地植根于某个特定群体,那么该群体的原型将成为他们看待和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的镜头。因此,我们预计群体规范将继续在社会认同与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身份以某种方式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规范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人更有可能参与相关行为。如果没有对我们作为群体是谁的共同理解,个人更有可能做出与他们作为个人是谁一致的决定并表达情绪,而不是作为群体。
另一方面,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是谁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社会角色的影响。核心概念是人类是由专门的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履行预定的社会角色。人们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了解自己是谁,他们在不同群体中扮演的角色总是在变化。角色认同是由于一个人与他人互动而形成的角色。做一个母亲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角色认同的例子,而做一个社会工作者或献血者是一个事实上的角色认同的例子。个人的行为受与其在社会中的角色相关的期望和价值观的影响。无法根据文化规范和期望看待自己想象中的自己可能会导致应对困难。
结论
人类天生并适应性地偏向于其群体(内群体)的成员。优先考虑在可接受的社会群体中成员资格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内群体偏见。从很小的时候起,对内群体成员的偏见就渗透到一个人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像权威主义和社会支配倾向等个性特征有利于自己的群体而不是其他群体,而自我控制和人文主义世界观则有利于相反的结果。不同的社会在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见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