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染色体 - 概述
简介
染色体是细丝状的 结构,构成遗传物质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因为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而在原核细胞中则散布于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浓缩形成含有着丝粒和染色单体的棒状结构。
微型染色体是类似于染色体的线状结构,包含着丝粒、染色单体、端粒和复制起点。但它们与染色体的区别在于它们包含一些额外的遗传物质,并且通常能够独立分裂。
微型染色体的结构
微型染色体需要所有必要的组成部分,即着丝粒、染色单体和端粒,才能正常发挥功能并实现平稳的细胞分裂。着丝粒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着丝点的必要条件,复制起点维持着染色体的绝对数量,而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有助于防止染色体发生任何降解。以下是典型微型染色体的组成部分:
着丝粒
它是微型染色体中央和最密集的部分。它有助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离染色体。
这一部分利用着丝点蛋白,帮助微管附着到着丝粒上,最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向两极移动。
着丝粒复合物的形成需要编码组蛋白 H3 蛋白的特定序列。
复制起点
当细胞在适当的时间分裂时,细胞就会发生繁殖。DNA 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复制,确保子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均等分配。
染色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了复制起点位点的数量。通常,真核生物具有许多复制起点,有助于大型线性染色体的复制。但原核生物在其环状 DNA 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位点。
对于微型染色体,无需特别识别复制起始结构。
端粒
端粒位于染色体的末端,是重复序列以及相关蛋白质。它们有助于保护染色体的末端免受端到端融合或任何降解。
这种保护功能可以归因于末端存在的称为 G 环的序列。
在构建微型染色体时,会引入具有所需转基因的端粒序列。
生产微型染色体的方法
通常使用两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微型染色体。它们是: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方法
分子克隆技术用于通过组装基本成分(即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在实验室条件下或体外生产所需的微型染色体。
在下一步中,构建的微型染色体被转化到合适的宿主(如酵母)中,该宿主可以组装微型染色体的所有成分并使其发挥功能。
由于大多数物种不兼容并且它们的着丝粒本质上是异染色质,因此与自上而下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难。
自上而下的方法
此方法涉及宿主细胞自身端粒序列的转化。整个过程称为端粒截短。
可以在这些截短区域插入新的感兴趣基因。此方法优于从头方法,因为大多数物种是兼容的,并且产生的微型染色体数量也更多。这些微型染色体可用于基因工程。
尽管此过程费力,但它仍然是首选,因为微型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稳定。
微型染色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基因工程中,一次只能转移一两个基因,但使用微型染色体可以转移和表达多个基因。此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可能会通过插入新基因来破坏宿主细胞的基因,从而损害宿主细胞。
很难评估新插入的基因从一代到下一代的遗传方式。但这可以通过微型染色体轻松控制。
由于微型染色体技术允许在同一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堆叠,因此新性状分离的机会较少。
端粒截短和随后产生微型染色体的过程最早是在玉米中完成的。这项技术用于将感兴趣的基因插入植物基因组中。不仅在玉米中,而且在其他植物物种中也成功地使用了这种技术。
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与宿主基因组兼容,因此对宿主细胞的损害较小,并且不会干扰正常的细胞分裂和基因表达过程。因此,它可用于提高许多作物品种的生产力和产量。
结论
微型染色体技术自 2006 年以来一直被使用,当时一组携带所需性状的基因被转化到玉米植株中。从那时起,这项技术就主导了传统的基因工程技术,因为它提供了更大的优势并减少了对宿主细胞的损害。但该技术尚未在动物细胞中实施,并且该领域正在进行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