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教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首页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概述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瀑布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迭代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螺旋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V 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大爆炸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敏捷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快速应用开发模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软件原型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有用资源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快速指南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有用资源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讨论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软件原型模型
软件原型是指构建软件应用程序原型,这些原型显示正在开发的产品的功能,但可能并不完全包含原始软件的确切逻辑。
软件原型正在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软件开发模型,因为它能够在开发的早期阶段了解客户需求。它有助于从客户那里获得有价值的反馈,并帮助软件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了解对正在开发的产品的确切期望。
什么是软件原型?
原型是具有某些有限功能的软件工作模型。原型并不总是包含实际软件应用程序中使用的确切逻辑,并且在工作量估算中需要考虑额外的努力。
原型用于允许用户评估开发人员的建议并在实施之前尝试它们。它还有助于了解用户特定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开发人员可能没有考虑过。
以下是设计软件原型的分步方法。
基本需求识别
此步骤涉及了解非常基本的产品需求,尤其是在用户界面方面。在此阶段可以忽略内部设计和外部方面(如性能和安全性)的更复杂细节。
开发初始原型
在此阶段开发初始原型,其中展示了非常基本的需求并提供了用户界面。这些功能在内部可能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开发的实际软件中工作。同时,使用变通方法为客户在开发的原型中提供相同的外观和感觉。
原型审查
然后将开发的原型呈现给客户和项目中的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以有组织的方式收集反馈,并将其用于进一步增强正在开发的产品。
修改和增强原型
在此阶段讨论反馈和审查意见,并根据时间和预算限制以及实际实施的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与客户进行一些协商。接受的更改再次纳入新开发的原型中,并且循环重复,直到满足客户的期望。
原型可以具有水平或垂直维度。水平原型显示产品的用户界面,并提供整个系统的更广泛视图,而不关注内部功能。另一方面,垂直原型是对产品中特定功能或子系统的详细阐述。
水平和垂直原型的目的不同。水平原型用于获取有关用户界面级别和业务需求的更多信息。它甚至可以在销售演示中展示,以获得市场业务。垂直原型本质上是技术性的,用于获取有关子系统确切功能的详细信息。例如,给定子系统中的数据库需求、交互和数据处理负载。
软件原型 - 类型
行业中使用了不同类型的软件原型。以下是广泛使用的主要软件原型类型:
一次性/快速原型
一次性原型也称为快速原型或封闭原型。这种类型的原型使用非常少的努力和最少的需求分析来构建原型。一旦了解了实际需求,原型就会被丢弃,并且在对用户需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开发实际系统。
演化原型
演化原型也称为样机原型,它基于从一开始就构建具有最少功能的实际功能原型。开发的原型构成了未来原型(在其之上构建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使用演化原型,将已理解的需求包含在原型中,并且随着需求的理解而添加需求。
增量原型
增量原型是指构建各种子系统的多个功能原型,然后将所有可用原型集成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极限原型
极限原型用于 Web 开发领域。它包括三个顺序阶段。首先,以 HTML 格式呈现具有所有现有页面基本原型。然后,使用原型服务层模拟数据处理。最后,将服务实现并集成到最终原型中。此过程称为极限原型,用于提请注意该过程的第二阶段,在该阶段开发了一个功能齐全的 UI,而很少考虑实际服务。
Explore our latest online courses and learn new skills at your own pace. Enroll and become a certified expert to boost your career.
软件原型 - 应用
软件原型在开发具有高水平用户交互的系统(例如在线系统)中最有用。需要用户填写表单或在数据处理之前浏览各种屏幕的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使用原型来提供确切的外观和感觉,甚至在开发实际软件之前。
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并且大多数功能都是内部的,用户界面很少的软件通常不会从原型中受益。在这样的项目中,原型开发可能是额外的开销,并且可能需要大量额外的努力。
软件原型 - 优缺点
软件原型在典型情况下使用,应非常谨慎地做出决策,以便在构建原型中花费的精力为最终开发的软件增加相当大的价值。该模型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如下所述。
原型模型的优点如下:
即使在产品实施之前,也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
由于显示了系统的工作模型,因此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由于可以在早期检测到缺陷,因此可以减少时间和成本。
可以更快地获得用户反馈,从而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可以轻松识别缺少的功能。
可以识别令人困惑或困难的功能。
原型模型的缺点如下:
由于过分依赖原型,存在需求分析不足的风险。
用户可能会混淆原型和实际系统。
实际上,这种方法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因为系统的范围可能会超出原始计划。
即使在技术上不可行,开发人员也可能尝试重用现有的原型来构建实际系统。
如果未正确监控,构建原型所投入的精力可能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