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集中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介绍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是一种旨在以结构化方式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点,DBMS 使用特定的架构来规定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方式。DBMS 中最常用的两种架构是集中式架构和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集中式架构

DBMS 的集中式架构是指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单个服务器上,所有客户端都连接到该服务器以访问和操作数据。这种类型的架构也称为单体架构。集中式架构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其简单性——只有一个服务器需要管理,所有客户端都使用相同的数据。

然而,这种架构也有一些缺点。主要缺点之一是,由于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单个服务器上,随着客户端数量和/或数据量的增加,该服务器可能会成为瓶颈。此外,如果服务器由于任何原因发生故障,所有客户端都将无法访问数据。

使用集中式架构的 DBMS 示例是 SQLite,这是一个开源的、自包含的、高可靠性的、嵌入式的、功能齐全的、公共领域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的架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但整个数据库都包含在一个文件中,这使其非常适合小型到中型应用程序。

Explore our latest online courses and learn new skills at your own pace. Enroll and become a certified expert to boost your career.

示例

import sqlite3 #connect to the database conn = sqlite3.connect('example.db') #create a cursor object cursor = conn.cursor() #create a table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employees (id INT PRIMARY KEY NOT NULL, name TEXT NOT NULL, salary REAL);''') #commit the changes conn.commit() #close the connection conn.close()

解释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导入 sqlite3 模块,连接到名为“example.db”的数据库,创建一个游标对象,然后使用该游标创建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该表包含三列:“id”、“name”和“salary”。表定义使用 INT 数据类型作为“id”列,该列还设置为主键且非空,TEXT 数据类型作为“name”列,REAL 数据类型作为“salary”列。创建表后,我们使用“commit”方法保存更改,使用“close”方法关闭连接。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DBMS 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是指数据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但客户端连接到该服务器以访问和操作数据。这种类型的架构比集中式架构更复杂,但它提供了比后者更多的优点。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它比集中式架构更具可扩展性。随着客户端数量和/或数据量的增加,可以升级服务器或添加其他服务器来处理负载。这允许系统即使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也能平稳运行。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比集中式架构更具容错性。如果单个服务器发生故障,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职责,客户端仍然可以访问数据。这使得系统不太可能出现停机时间,这是许多业务环境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 DBMS 示例是 MySQL,这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使用多线程架构,多个客户端可以同时连接到服务器并发出请求。服务器处理这些请求并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客户端。

示例

import mysql.connector #connect to the database cnx = mysql.connector.connect(user='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 host='hostname', database='database_name') #create a cursor object cursor = cnx.cursor() #create a table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employees (id INT PRIMARY KEY NOT NULL,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salary DECIMAL(10,2));''') #commit the changes cnx.commit() #close the connection cnx.close()

解释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导入 mysql.connector 模块,使用“connect”方法连接到数据库,传入必要的参数,例如用户名、密码、主机名和数据库名称。我们创建一个游标对象,并使用该游标创建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该表包含三列:“id”、“name”和“salary”。

表定义使用 INT 数据类型作为“id”列,该列还设置为主键且非空,VARCHAR 数据类型作为“name”列,DECIMAL 数据类型作为“salary”列。创建表后,我们使用“commit”方法保存更改,使用“close”方法关闭连接。

分片

分片是一种将大型数据库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以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数据被分成较小的块,称为分片,然后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

每个分片都是数据的自包含子集,客户端可以连接到任何服务器以访问所需的数据。这种方法允许水平扩展,这意味着随着数据量或客户端数量的增加,可以向系统添加更多服务器来处理负载。

复制

复制是在不同服务器上维护多个数据库副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以提高容错性和性能。有几种类型的复制,包括主从复制,其中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其他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在主服务器上进行的所有更改都将复制到从服务器。

另一种类型的复制称为主主复制,其中多个服务器可以同时充当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允许将数据写入任何服务器,并将更改复制到所有其他服务器。

缓存

缓存是一种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加快访问速度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集中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以提高性能。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服务器首先检查缓存中是否已存在该数据。

如果存在,服务器将从缓存中返回数据,这比从主数据存储中检索数据更快。缓存也可以用于临时存储即将写入主数据存储的数据,这有助于减少服务器负载并提高写入性能。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一种将负载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以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负载均衡器通常放置在一组服务器的前面,负责将传入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例如轮询或最少连接,目标是确保所有服务器都尽可能高效地使用。负载均衡还有助于提高容错性,因为如果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负载均衡器可以将流量重定向到其他服务器,从而使系统保持平稳运行。

这些只是如何使用不同技术和方法来提高数据库系统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用性的一些示例。重要的是要记住,数据库系统的架构对于确保其能够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要求至关重要。确定正确的架构并使用最佳实践来实现它对于 DBMS 的成功至关重要。

结论

DBMS 的集中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架构的选择将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具体需求。集中式架构更简单、更容易管理,但随着系统规模的增长,它们可能会成为瓶颈。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更复杂,但它们更具可扩展性和容错性,这使得它们成为大型和更关键系统的更好选择。

对于代码示例,特定的 DBMS 也具有其自身的语法和结构,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可以大致了解如何在 DBMS 中连接和创建表。在将代码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务必查阅您正在使用的特定 DBMS 的文档并测试您的代码。

更新于:2023年1月16日

33K+ 次浏览

开启你的职业生涯

通过完成课程获得认证

开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