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语言:印度视角


印度哲学过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意识的本质。印度思想家也考虑了语言在检验意识本质中的作用,思考语言如何帮助表达各种意识状态,同时也帮助创造意识。例如,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所有经典体系都反复回答过的话题。鉴于在这种环境下的每一次谈话都是语言性的,因此讨论如何处理这些论述(文本)非常重要。

印度关于心灵与语言的视角

总的来说,所有哲学传统都考虑过这些问题,但关于语言、意识和认知的讨论尤其集中在三种哲学传统上:语法学家、米曼萨学派和佛教。语言的存在状态、语言的指称、参照现实、词语的永恒性或非永恒性以及词语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体系中一直都是持续不断的辩论话题。

语法学家的体系:本质词语理论(梵语:Sphotavada)

梵语Sabda的两个要素是Sphota(显现)和Dhvani(发声)。巴尼尼声称,前者是词语的永久组成部分,而后者是实际的、短暂的组成部分,是前者的属性。Sphota(物质化的潜能)可以是一个字母或一组字母的模式,但它永远不会改变,不受特定说话者怪癖的影响。即使不同说话者发音不同,它在语言中的意义价值仍然相同。Dhvani使用具有独特特征的表达方式。词语(梵语:sabda)的这两个方面对应于后来的语法学家的术语“prakra dhvani”和“vaikrta dhvani”。根据婆罗多利,一个词语具有两种能力:它可以传达陈述的形式和实质。

实际上,语言和意识是可以比拟的,因为每个词语都可以指代自身以及用来表示的外部对象,就像意识既揭示自身也揭示其他事物一样。佛教徒承认词语的双重含义,它可以表达说话者的身份以及词语象征的事物。然而,佛教认为,这种双重含义只有在说话者成为约定俗成关系的对象时才会实现,而不是在第一次感知词语时。由于在感知时知道词语的声音,因此声音的表达潜能当时并不存在。

根据语法学家,词语与其含义之间存在着客观、心理和积极的联系。这个词语有四种不同的含义:普遍性(梵语:jati,例如牛性/gotva)、动作(梵语:kriya,例如行走)、品质(梵语:guna,例如白色)和物质(梵语:dravya,例如牛的本质)。婆罗多利将spohta的特征描述为是提供的(梵语:nitya)、永恒的、不变的、无部分的(梵语:akhand)和非序列的(梵语:akarma)。那个事物揭示了意义。音乐和信息这两个层级都是抽象的。

说话者发出并被听者听到的实际声音是vaikrta dhvani(语言的语音成分)。它包含音调、速度和语调的每一个独特的变化。规范的语音模式是pakrta dhvani。在这个语言层级上,所有非语言的说话者差异都被忽略了。然而,时间序列仍然存在。意义单位,称为spohota,被认为是一个不变的、无序列的、完整的语言对象。Prakriti Dhvani使之显而易见。

婆罗多利讨论了他的Sphota概念如何在vak的各个阶段运作。婆罗多利设想vak有三个阶段:Pasyanti、Madhyama和vikhari。在Pasyanti层级上,Sphota作为一种未分化的、非序列的实体存在。Spota的意义及其可能的形态处于休眠状态。此外,说话者分享的欲望启动了事物,并在Madhyama层级上充当抽象的形状和意义。虽然说话者将它们视为分离的,但Sphota和意义仍然是一个整体。这个句子中存在着每个语言成分的潜在形式。此外,说话者可以区分清晰的言语和Sphota。在Vaikhari层级上,听者可以听到说话者发出真实的语音。

米曼萨学派:意义理论(梵语:Vakyarthavada)

米曼萨学派的意义理论解释了命题的意义;因此,它被称为vakyarthavada。因为米曼萨学派的词语无法被制造或形成,所以它是神圣和永恒的。词语被视为具有内在的意义,只有表达或显现才使用词语。 जैमिनी首先定义了一个句子:“一组具有单一目标的词语,如果在对构成词语的考察中被确定为具有akamsa,就成为一个句子”(米曼萨经II.I.46)。然而,在下一节经文中,当他阐述句法分裂(梵语:vakyabheda)的概念时,术语akamsa或词语之间的句法期望被认为是句子必要的需要。Akamsa可以解释为听者渴望理解陈述中的其他词语或它们的意义。

由于akamsa,当另一个词语不存在时,一个词语无法表达完整的含义。还有三个额外的先决条件,即yogyata、samnidhi和tatparya,以及言语相互预期(akamsa)的基本条件。Yogyata最好理解为句子术语为了相互连接的逻辑连贯性或适用性。由于陈述中的yogyata,经验与陈述的意义并不矛盾。

Samnidhi指的是句子情境,因为短语中的词语在时间上是接近的。当词语以短促的爆发形式说出时,短语被打断了,并且没有获得任何知识。根据孔玛利拉·巴塔,Samnidhi是词语或其意义在头脑中持续的运动。后来的奈雅亚派和米曼萨派描述了Tatparya。后来,学者声称说话者的意图是奈雅亚派的tatparya。

普拉巴卡拉:Anvitabhidhanavada

Anvita Bhidhanavada表示该术语传达了一种相互包含的意义。词语在短语中的意义来自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词语的意义不能独立于短语而存在。普拉巴卡拉强调了词语学习的自然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孩子总是将词语的意义与短语中的其他词语联系起来。一个孩子通过观察成年人使用词语并参与活动来学习词语的意义。一个小孩子注意到,当某人(x)对另一个人(y)说“把牛带来”时。

然后牛就来了(y)。因此,一个孩子观察了话语和行动。在这个年龄段,一个孩子学习了整个陈述及其含义(意义)。后来,在另一起事件中,小孩子观察到当(x)命令(y)去牵马时会发生什么。通过比较这两个句子及其用法,一个孩子可能会理解在两个句子中都使用的“带来”这个词语必须表示“带来”这个命令,而“牛”和“马”则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因此,一个孩子通过排斥和包含的心理过程获得对不同词语及其意义的认识。因此,短语具有单一的意义,但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仅限于此单一句子意义。

因此,在“把牛带来”这个短语中,“牛”这个词语指的是带来这个动作,而不仅仅是“牛性”的概念,就像“带来”这个词语指的是与牛相关的带来这个动作一样。实际上,短语中的词语既提供了它们的意义,也提供了与其他词语的语法关系。因此,句子的意义是由词语本身直接传达的。

孔玛利拉·巴塔:Abhihitanvayavada

根据abhihitanvayavada,构成短语的每个词语都表达了一种独特且孤立的意义。这些独特的意义与akamsa、sanidhi和yogyata这三个句法条件相一致。因此,短语只不过是词语意义的组合。我们在理解短语中每个词语的独立意义之后,再根据三个句法变量将它们组合起来,以确定句子的整体意义。

佛教:意义理论(梵语:Apohavada)

根据佛教的apohavada(区分)学派,一个词语指出了一个事物不是什么。佛教逻辑学家拒绝所有现实范畴,包括类别、普遍性、内在性等,因为它们是非本质主义的。因此,在他们看来,语言无法充分表达客观世界。词语具有负面的含义,并且与现实世界没有明确的联系。佛教徒认为,词语(梵语:sabda)与意义(梵语:artha)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真正的联系,因为词语缺乏客观、永恒的地位,仅仅是头脑(梵语:vikalapa)的概念建构。

因此,词语与外部世界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联系。根据陈那,一个词语的意义是对其所有反相关事物的所有否定。根据陈那,一个词语无法表达最终的真实(梵语:svalaksana),即直接的具体事物。一个词语的意义是一种心理创造,而不是一种不变的真理(梵语:svalaksana)。一个词语无法表示一个单一的具体事物,因为它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事物,在下一瞬间就会消失。

即使在词语与某个短暂瞬间之间建立了语言关系,该词语也无法暗示任何其他特定时刻。因此,语言可能更有效。例如,“牛”这个词语只适用于特定时间(t-1)的一头特定的牛,而不适用于任何其他牛,甚至不适用于同一头牛在稍后的时间(t-2)。

结论

心灵创造语言,使它能够熟练有效地推进或执行其许多心理功能。心灵是否先于语言,或者语言是否先于心灵,一直是哲学家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心理学家,如福多和乔姆斯基,声称语言在心灵中有一个潜在的结构,它存在于自然语言之前。

根据印度哲学传统,语言和意识是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语法学家认为语言就是现实,而 मीमांसा(米曼萨)则认为语言解释命题意义(vakyartha)。然而,佛教徒认为语言无法充分表达现实的真实本质,因为它局限于心理图像,因为他们是刹那论者。

更新于: 2023年2月6日

浏览量 193

启动你的 职业生涯

通过完成课程获得认证

开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