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和种族在塑造人格中的作用
如今,我们每年都面临着在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多文化社会中生活的挑战。电视、航空旅行和互联网使世界公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使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我们的身份、我们感受到的顺应社会群体的压力以及我们对有意义的社会关系的追求。
什么是人格?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思是面具。根据面具的概念,人格被认为是戴着面具的个人给旁观者留下的影响和影响。吉尔福德 (1959) 将人格定义为:“那么,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独特的特质模式。特质是任何可区分的、相对持久的个人与他人不同的方式。” 五因素人格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心理学特质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建议的分类法或分组。该模型仅使用几个特质维度来捕捉尽可能多的人格差异。根据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其五个领域捕捉了人格特质中最关键、最基本的个体差异。
性别与人格
男、女、女孩和男孩的社会构建特征被认为是性别。这包括人际关系以及作为女性、男性、女孩或男孩所伴随的标准、举止和角色。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因文化而异,并且可以发展。为了调查性别之间的心理差异,人格研究特别有用。在描述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时,通常会查看哪种性别在每种特质上的平均得分更高。因此,调查人格的性别差异的目的是阐明男性和女性平均行为的一般模式之间的差异,了解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体验到大多数特质的全部范围。
根据 Buss (2008) 的说法,生物学和进化论方法认为,性别差异源于男性和女性在生殖方面存在二态性进化差异以及对后代的父母投资。根据这些理论,女性应该更关注成功的育儿,因此应该更加谨慎、随和、有爱心和情感投入。相反,男性应该更关注寻找可行的交配机会,因此应该更自信、敢于冒险和具有攻击性。在魏斯伯格 2011 年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在“大五人格”特质层面上衡量的精神质上得分高于男性。根据 Costa 等人 (2001) 的说法,愤怒或敌意是神经质的一个方面,女性并不总是表现出比男性更高的得分。
宜人性包括利他主义特质,如同理心和善良。女性在宜人性及其相关指标(如温柔)方面始终优于男性。根据 Feingold (1994) 的说法,女性在尽责性的一些方面(如秩序、尽职和自律)上的得分略高于男性。然而,这些差异在不同文化中并不一致,并且通常在大五人格特质层面上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开放性或智力通常指关注和处理复杂刺激的能力和兴趣。性别在领域层面上对开放性或智力没有显着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特质内容的不同。例如,女性在美学和情感方面得分高于男性,而男性则倾向于在理想方面得分更高。
上述文献中提到的证据指出,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人格存在系统性差异。
种族与人格
种族是一种社会构建的人类分类系统,用于区分具有表型特征的人群。研究种族差异对人格和情感的影响通常基于跨文化心理学领域,并且通常与在世界偏远地区复制研究结果相关。就像人格领域已根据两个维度(特质的高或低)来表征一样,情感领域也已根据两个维度(积极和消极情感)来表征。一些研究已经确定了五因素人格模型与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关联。Costa 和 McCrae 观察到,神经质预测日常生活中消极情感,而外向性预测积极情感。当将这两种心理测量结合起来时,它们可以解释对压力的气质和类似特质的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基于种族的人格五因素模型特质没有显着差异。积极和消极情感是另外两种可用于评估人格的心理测量,并且可能能够揭示种族对特定人格特质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积极情感存在显着差异,黑人非洲裔人群报告的兴奋、专注、警觉、决心和灵感显着高于白人欧洲裔美国人群。一些研究表明,非洲裔人群报告的积极情感大于白人。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黑人或西班牙裔人群拥有比白人对应人群更好的外部(社会支持)和内部(复原力)资源。这种支持可能包括比白人欧洲裔美国人群更大的社会(联系)和(积极)支持性网络的虚拟亲属(与家庭成员有类似情感亲密关系的非亲属)。
由于倾向于关注内部性格,因此常常忽略了种族认同对人格发展的贡献。库尔特·勒温 (1939) 断言,种族和民族塑造了许多心理环境。
结论
性别和种族影响人格发展的程度取决于性别规范和种族群体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环境的显着特征。性别和种族在环境中越突出,这些社会建构对人格发展的中心地位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