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梯度
当我们生活并过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是否意味着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环境,并且确切地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如果情况是这样,我们如何获得与我们周围环境无关的想法?是否还有其他尚未探索的解释?
意识的含义
印度思想在其所有认识论和宗教多样化中,倾向于将人类的各个方面视为处于一个光谱——梯度上,其中日常体验与通过瑜伽和冥想练习可以达到的所谓意识状态之间的界限被吸引,而不是在有形与精神之间。因此,哲学关注的是在这两类状态(正常和异常)中可能获得和生活于其中的两种世界观:正常和异常。
意识的层次
《奥义书》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吠陀和奥义书描述了心灵的特征、其运作以及许多心理事件,包括正常、异常、疾病、超自然和超自然事件。中世纪知识运动的基本概念围绕着自我、精神、人类行为、存在和体验的概念。
传统的印度“人格”概念在《奥义书》中被提出,它由“五种”鞘组成。它们是“Annamaya”(营养鞘)、“Pranamaya”(生命气息鞘)、“Manomaya”(心灵鞘)、“Vijnanamaya”(认知鞘)和“Anandamaya”(喜悦鞘)。人类系统的一部分由“anna(食物)”(Annamaya)提供营养。被称为“Pranamaya”的那一部分由“prana”或“生物能量”提供营养。“Manomaya”被称为受教育的部分。“Vijnanamaya”部分由“自我”提供营养,而“Anandamaya”部分由“情感”提供营养。
印度的概念化
奥罗宾多的意识定义基于吠陀认识论,它超越了个体化的意识。因为它是所有存在的事物基础,所以意识不仅包含自我意识的能力,而且还拥有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能量,此外还是自我的起源和自我感觉的起源。它可以控制其反应或避免反应;它既可以对力量做出反应,也可以产生力量。此外,意识不被视为简单的是非事件,而是被认为是在一个梯度中展开,从上面所谓的超级大陆精神延伸到下面完全冷漠的物质性。
意识的蜕变和扩展机制,这些机制为我们的宇宙提供了其独特的特征,是由意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结合产生的:其宇宙本质、其能量成分及其将自身分离成多种类型和层次的能力。
基本思想是,现实不被认为是大脑的产物或人类独有的东西,而是意识的基本原则,如果不是唯一物质的话。最早的《奥义书》之一将终极现实描述为“这个巨大的存在,无穷无尽,没有限制,只是一团意识”。吠檀多哲学将基础现实定义为一个由存在(Sat)、意识(Cit)和快乐(Ananda)组成的统一整体(Saccidananda)。这意味着在这种本体论下,任何非意识或在其存在中缺乏快乐的东西都不可能存在,因为这个 unbroken oneness of Saccidananda 被认为是所有存在固有的特征。如果没有意识,就无法想象对自身存在有任何愉悦的意识体验,反之亦然。
这与人们通常经历的不同。虽然在我们看来,存在并不总是快乐的,并且许多事件是无意识的,但这很可能是我们通常的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感知的结果。虽然我们将任何发生在我们典型清醒状态之外的事件标记为“无意识”,并将任何输入量过少、过大或类型不正确的情况标记为“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和快乐完全缺席这些事件。由于认为 cit 和 ananda 构成了事物的基本物质,因此它们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能依赖于我们生理仪器识别它们的能力。
印度文献认识到构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每个人的特定意识和快乐中心的限制。古代文献反复强调,无知是人们每天生活的状态。
意识的真实本质
即使在处理最深奥的主题时,印度哲学家也试图通过目的论意识来亲自理解这些信息,这与西方哲学家倾向于缺乏个人和主观维度的客观性理想形成对比。正因为如此,印度文化中的知识具有关于其对个人的影响的反应性或转化性品质。这在文学作品中反复被暗示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观点之间的区别。
在印度术语中,vyavahrika 和 paramrthika,意识是一个术语,可以指代现象/现实分裂的任一部分发生的事件。Citta、cetana、caitta、buddhi、manas、vitarka 和 vicar 以及 chakra 可以表征科学自我生态意识(vyavahrika)的本质或现象体验中意识的本质。
光经常被用作印度哲学中的隐喻,以证明意识的本质。因此,存在两大类意识假设:(1)那些同意意识是照亮他人(para-praka)的照明(praka)的观点,即意识照亮(认知、证明)仅仅是其属性,而不是自身,并且它需要其他一些意识行为才能被照亮(识别、遇到);以及(2)那些将意识描述为自照亮(sva-praka)的观点。来自 Vaieika、Nyya 和佛教中观学派的理论属于第一类。第二类指的是克什米尔沙伊瓦教和与印度坦陀罗教相关的瑜伽行派佛教分支。
结论
印度传统不将意识与常规的人类思维联系起来。中世纪印度经文的作者参与了现象学实践,并成功地获得了进入极其广泛的意识感觉范围。显而易见,印度心理学借鉴了储存在我们早期宗教经文和文本中的丰富知识库。因此,它使我们全面理解不仅数据丰富而且与西方对应物大不相同的概念。
然而,无知和痛苦是我们对它的有限视野的特征,而不是宇宙本身。他们断言,只要我们满足心理需求,我们就能理解如何在意识和快乐的完整性中发生。存在与意识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了在二分法或纯粹的物理主义哲学中仍然令人非常困扰的各种要素,在顶峰处对应于最终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