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全球环境协议,旨在通过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来应对“危险的人为干预气候系统”,部分原因是为了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也称为地球首脑会议)上,154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1996年,该组织的秘书处从日内瓦迁至波恩。1994年3月21日生效。

该条约概述了未来的政策安排、持续的会议和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将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不受损害,并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国际协议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定的第一套法规是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至2020年有效。《巴黎协定》取代了《京都议定书》,于2016年生效。截至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198个缔约方,并根据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实施,该议定书于2005年至2020年有效。《巴黎协定》于2016年生效,取代了《京都议定书》。

截至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198个缔约方。其最高决策机构缔约方大会 (COP) 每年举行会议,审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情况。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以来,人们指责其未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一些重要的签署国没有履行各自的义务。

根据该公约,签署国政府被分为三组,并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它们包括发展中国家、承担额外财政责任的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称为附件一国家,最初包括欧洲联盟和38个国家,其中13个是向民主和市场经济过渡的东欧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1992年公约协议

1992年4月30日至5月9日,国际谈判委员会在纽约举行会议,起草了《框架公约》的文本。1992年5月9日,该公约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并于1992年6月4日开放供签署。(以其通俗名称地球首脑会议而闻名)。

1992年6月12日,有154个国家加入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避免对地球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扰”。批准后,签署国政府同意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吸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自1995年以来,公约缔约方每年举行缔约方会议 (COP),以审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根据《框架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必须到2000年稳定其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蒙特利尔议定书》未涵盖的人为气体。

气候行动赋权(ACE)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2015年选择“气候行动赋权”(ACE)一词,以便为该主题提供比“第六条”更好的标签。它指的是公约1992年原始文本中的第六条,并侧重于六个关键领域:教育、培训、公众意识、公众参与、公众获取数据以及在这些问题上的国际合作。

人们认为,采用这六个类别对于让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参与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ACE呼吁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教育和公众意识计划,培训科学、技术和行政专业人员,增强信息获取,并鼓励公众参与。

京都议定书

在第一次缔约方会议 (COP-1) 上,附件一缔约方到2000年将其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的目标被认为“不足”,随后在后续会议上的谈判导致了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发达国家根据国际法承担了具有约束力的义务,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一项协议指出,未来全球变暖应控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C(3.6°F)以内。《京都议定书》的两个承诺期中的第一个是从2008年到2012年。2012年,该议定书通过《多哈修正案》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2013年至2020年的第二个承诺期。

巴黎协定

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出席的195个缔约方承诺努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或以下。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此后又有其他国家批准了该协定。

缔约方会议 (COP)

每年都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持下举行会议。它们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正式聚会,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情况,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谈判《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化国家设定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有约束力的责任。1995年在柏林举行了第一次会议(COP1)。

2012年多哈会议期间修订的《京都议定书》是在第三次会议(COP3)上通过的,该会议在京都举行(COP18,CMP 8)。《巴黎协定》是在巴黎举行的 COP21(CMP11)会议的结果。COP26(CMA3)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苏丹·贾比尔已被领导人选定为 COP28 的主席,该会议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行。

秘书处

德国波恩的秘书处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活动。根据该条约第8条,设立了一个秘书处,执行秘书担任其负责人。2016年5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为执行秘书。她于2016年7月18日开始任职。埃斯皮诺萨于2022年7月16日离职。在此期间,联合国副秘书长易卜拉欣·西亚夫担任执行秘书。

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批评

一些人认为,已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总体框架未能实现其宣布的目标,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在他母校的演讲中描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中的困难。“气候变化不是典型环境问题。

各国担心发展和进步,因为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立了“技术机制”将这些资源分配给发展中国家,但这种分配过于温和,加上《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的不足,导致第二个承诺期的认可率低。

结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排放份额预计会增加,但它致力于支持这些国家限制排放,以免损害其经济。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气候变化的影响,该组织在该条约的早期几年里专注于减缓而不是适应。

常见问题

Q1.什么是蒙特利尔议定书?

A1.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1987年达成的国际协议,旨在通过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和消费来保护平流层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得到所有国家批准的国际协议,它已证明自己具有创造力和有效性。

Q2.谁发现了臭氧层?

A2.1985年5月16日,三位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布莱恩·加德纳、乔·法曼和乔纳森·尚克林首次注意到“南极洲哈雷和法拉第站上空平流层臭氧水平的意外和大幅下降”。

Q3.为什么禁用氟利昂?

A3.氯氟烃(CFC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无味化学物质。由于氟利昂对地球臭氧层的危害,自1996年起被禁用。臭氧层的破坏将导致地球本身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

更新于: 2023年4月7日

138 次浏览

开启你的职业生涯

通过完成课程获得认证

开始学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