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准则与藐视法庭
现存的法律体系是漫长旅程的结晶,始于宣告的神权统治,并经由自然法发展到今天的实证法。除了惩罚试图破坏法律体系合法性或权威的人之外,藐视法庭还关系到公平执法的理念。
什么是藐视法庭?
藐视法庭可以指对法院的不敬或不服从,故意不服从法院命令,或不尊重司法机关。它有助于维护法律和秩序,并保护法院的权威。在印度,它在1971年《藐视法院法》中得到了定义。
宪法依据
宪法中有两条条款涉及藐视法庭:
第129条——印度宪法将印度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确立为记录法院。这也包括所有权力,包括惩罚对其自身藐视行为的权力。记录法院意味着它拥有所有诉讼的永久记录。此处的事实不得质疑,并具有更高的权威。
第142(2)条——最高法院拥有所有权力,可以做出任何命令以确保任何人的出席,任何文件的发现或出示,或对其自身藐视行为的调查或处罚。
藐视的类型
1971年《藐视法院法》将藐视分为两类:
民事藐视法庭
刑事藐视法庭
每种藐视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得到维护。
民事藐视法庭
1971年《藐视法院法》第2(b)条将“民事藐视”定义为故意不服从法院的任何判决、裁定、指示、命令、令状或其他程序,或故意违反对法院作出的承诺。“故意”是指自觉地做法律禁止的行为,或遗漏法律要求其履行行为。其目的是迫使当事人服从法院对其作出的命令。
对法院作出的承诺必须遵守,不能允许规避。如果允许,不服从法院命令将危及我们治理体系赖以建立的法治基础。
刑事藐视法庭
该法第2(c)条将“刑事藐视”定义为通过言语(口头或书面)、标志或可见的表达方式发表任何内容,或进行任何其他行为,这些行为:
诽谤或意图诽谤,或降低或意图降低任何法院的权威;或
损害、干扰或意图干扰任何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或
以其他方式干扰、意图干扰、阻挠或意图阻挠司法公正。
诽谤权威
任何使诉讼当事人减少对法院司法公正的信心,或对法院或法官的公正性或公平性产生疑虑的出版物,都构成诽谤法院权威。
干扰司法程序
任何剥夺任何诉讼当事人公平审判权的程序干扰都构成藐视。媒体审判就是这样一种干扰。不需要实际干扰;仅仅是可能干扰的行为就足以构成犯罪。
干扰司法行政
司法行政意味着公众可以不受阻碍地向法院提起纠纷。一旦此类纠纷向法院登记,就不应有任何干扰。
藐视的处罚
该法第12条规定了藐视法院的处罚。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被赋予了惩罚藐视法院行为的权力。如果法官发现某人犯有藐视法院罪,则有权处以罚款或将其监禁一段时间。规定的处罚是简单监禁,最长可达六个月,或处以最高可达两千卢比的罚款。
藐视法庭的补救措施
如果被告道歉,可以免除其罪责,并可减免对其判处的刑罚。法院应对此道歉表示满意;只有这样,他才能免除藐视法庭的处罚。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被告:
缺乏对命令的了解;或
如果被不服从的命令含糊不清;或
如果他真诚地道歉,则不应拒绝此道歉,因为它是有条件的或限定的。
结论
藐视法庭,作为一项规定法院内部行为准则的条款,是惩罚不服从法院命令的人的一种方式。然而,印度刑法典中关于干扰司法行政的各项规定,以及《藐视法院法》中的排除条款,以及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根据印度宪法赋予的藐视权力之间的重叠,似乎是这方面问题的根源。
关于处理干扰司法行政的印度刑法典的各项规定以及《藐视法院法》中的排除条款,由于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遵循的不一致的解释,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1971年《藐视法院法》?
A1. 1971年《藐视法院法》是一部定义和规范藐视法院罪行的法律。它规定了惩罚违反法院尊严和权威的人(包括扰乱法庭程序、不服从法院命令、发表有偏见材料和干扰司法行政)的规则和程序。
Q2. 根据1971年《藐视法院法》,藐视的处罚是什么?
A2. 藐视法院的处罚可能因违规的严重程度而异。它们可能包括罚款、监禁和取消担任某些职位的资格。刑事藐视法院的最高刑罚是两年监禁,而民事藐视法院的最高刑罚是无限期罚款。
Q3. 1971年《藐视法院法》如何保护司法系统的完整性?
A3. 1971年《藐视法院法》通过确保法院能够有效运作且不受干扰来保护司法系统的完整性。它劝退个人从事可能破坏法院权威或妨碍司法行政的行为。通过惩罚犯有藐视法院罪的人,该法有助于维护公众对法律体系的信心。
Q4. 根据1971年《藐视法院法》,谁可以提出藐视法院的指控?
A4. 法官、诉讼当事人或公众成员等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藐视法院的指控。但是,总检察长可以在严重的法院藐视案件中提起诉讼。
Q5. 法院能否根据1971年《藐视法院法》施加报道限制以防止藐视行为?
A5. 法院可以根据1971年《藐视法院法》施加报道限制以防止藐视行为。这些限制可以防止发表可能损害司法行政的信息,例如证人的身份或正在进行的调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