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就会发现我们不再是十年前的自己,也无法预测十年后的样子。我们倾向于超越自我,放下旧的观念。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观看《汉娜·蒙塔娜》时渴望成为摇滚明星,现在可能不再有同样的童年梦想了。多年来,构成我们人格的核心目标、价值观和理想都获得了新的意义。


人格变化的概念

研究稳定和变化的人格,探讨了人们如何定义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及它们是否具有动态性。稳定性和变化的问题是关于人格特质最引人入胜的疑问之一。这些问题试图关注诸如害羞的孩子是否会长大后变得胆小和孤僻等方面。一个持续不安的过度活跃的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发展出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探索人格稳定性和变化的关键概念,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虽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观察到人格特质的平均变化,但青年时期(18岁到20多岁后期)是监测平均变化最活跃的阶段。鉴于人们认为青春期是人格发展和变化的时期,青年时期人格动态的变化表明,成年人的责任可能会对特定的人格发展模式施加压力。这可能是解释人格发展遵循成熟原则的一种方式。人格发展的累积连续性原则用于描述这种随着年龄增长稳定性不断提高的模式。这种普遍模式适用于各种人格特质,从外向性到开放性和好奇心,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格特质通常是稳定的特征,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会更加稳定。

运用“五大”人格特质理解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

Costa和McCrae认为,30岁以后,一个人的性格大多是稳定的。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人格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波动,而且人格的稳定性取决于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和用于衡量人格稳定性和变化的工具。然而,人格特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并非完全稳定。有人指出,如果不同时考察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就不可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研究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

此外,我们现在了解了哪些人格特质最能有效地解释行为。全世界有几种定义和假设来描述人格。然而,大多数人格可以根据Paul Costa和Robert R. McCrae提出的“五大”特征维度进行分类:神经质与稳定性(易于担忧、悲伤和情绪波动与平静和情绪有韧性);外向性(以外向、自信和精力充沛等形容词为特征与安静和内敛);宜人性(富有同情心、尊重他人和信任他人与冷漠和好争论);尽责性(有条理、努力工作和负责任与散漫和易分心);以及开放性。

虽然人格特质会随着时间推移保持一致,但它们经常会在人的一生中发生变化。此外,这些变化通常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包括我自己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内,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更加友善、尽责和情绪有韧性。然而,这些变化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显现,而不是在几天或几周内发生。戏剧性的、突然的人格变化并不常见。


结论

研究人格及其相对动态的特性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稳定性和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与个人的环境相关。为了研究不断发展的人格模式,重要的是在不同年龄段研究人格属性。最适用的方法是在横断面研究中同时测量特定属性的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从18岁到80岁的样本人群中收集信息,并比较不同年龄段的压力反应评分。还可以通过纵向研究(对同一组人进行跟踪,并多次评估他们的人格)来获得人格稳定性和变化的总体情况。

更新于:2022年10月13日

87 次浏览

启动你的职业生涯

通过完成课程获得认证

开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