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区别


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试图解释个人如何习得新的社会技能,前者主要侧重于人们通过观察他人学习的理念。这两种观点都摒弃了天赋或背景知识等无形因素,转而关注个人的可观察行为。“社会”一词用来描述我们学习和重复并非特别具有社会性的活动的方式,但这些活动仍然受到我们与他人互动影响。

这两种理论都源于行为主义传统,强调死记硬背的行为,而忽视了意识思考和感受。尽管如此,这两种模型都认为大脑活动在教育和行为中发挥作用。两者如此相似,以至于有时人们认为它们出自同一个人的思想:阿尔伯特·班杜拉。

由于班杜拉的开创性贡献,社会学习理论往往与社会认知理论难以区分。本文根据班杜拉 1986 年的《认知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对两者进行了区分。

尽管社会认知理论相对较新,但其研究领域比社会学习理论更广泛。然而,虽然班杜拉独自一人对社会认知理论做出了贡献,但许多作者都为现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做出了贡献。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两种假设,并简要概括其主要区别。

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其 1986 年出版的著作《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将其作为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晶,并通过比其他社会学习理论家或行为主义者更强调认知因素来将其与之区分开来。

尽管被认为是行为主义者,但班杜拉并不认同行为主义者关于习惯形成的标准观点。根据他的理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学习新习惯。认知和环境变量相互作用,决定了这些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此外,班杜拉引入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即个人对自己根据情况进行计划和行动的能力的信念。个人因素、行为结果和环境情境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学习发生在一个称为三元互惠决定论的机制中。

班杜拉著名的波波娃娃实验证明了观察学习,表明大多数幼儿都可能模仿他们在有或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从模型中观察到的行为。当他们看到行为被模仿并得到奖励时,他们更有可能模仿它。显然,如果孩子们因其良好行为而受到奖励,这种行为将会持续。

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习社会规范。这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原则,自从班杜拉最初的表述以来,该理论已经有所发展。班杜拉本人强调了媒体通过建模的影响,即个人模仿他们在媒体中看到并认为值得钦佩的人的行为的过程。他对媒体中儿童的暴力和侵略性描写特别担忧,这是一个现在与当时一样重要的议题。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认知行为主义,其核心原则在于,新行为可以通过仅仅观察它们以及它们在情境中的结果来习得。虽然这些知识的大部分归功于班杜拉,但社会学习理论实际上是许多不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该理论是从融合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

社会学习理论由尼尔·米勒和约翰·多拉德撰写,并于 1941 年首次出版。他们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生物本能驱动的,并通过社会接触得到强化。同时,1954 年,朱利安·B·罗特出版了他的著作《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

根据罗特的理论,当个人预期会有有利的结果时,行为就会出现新意,并且当这些行为实现时,就会得到奖励。社会学习的概念也在社会学中得到了探讨。两位犯罪学家罗伯特·伯吉斯和罗纳德·埃克尔斯将埃德温·萨瑟兰的差异关联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犯罪行为习得理论。尽管如此,认知观点坚持认为,即使没有重复和奖励,许多新行为也是习得和再现的。

在社会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班杜拉研究了人们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习得新行为。班杜拉的开创性波波娃娃实验使他得出了最终构成当代社会学习理论基础的结果。

首先,学习是通过观察模型的行为发生的,这包括信息提取和基于观察到的行为做出决策(建模或观察学习)。其次,模型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的结果来学习(替代强化)。教育是一个认知行为过程的第三个原因是观察是一种认知能力。最后,学生会模仿他或她最认同或与之有最强情感联系的角色模型(认同)。

差异:社会认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

下表突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异:

特征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定义

社会认知理论是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扩展形式,它指出学习可以通过观察行为来发生,并且学习者中该行为的表现受个人(认知)因素、行为本身以及环境(强化)之间三元互惠决定论的调节。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发生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行为及其随之而来的后果。

提出者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杜拉独自提出的。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项集体工作,班杜拉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但尼尔·米勒和约翰·多拉德、朱利安·罗特以及罗伯特·伯吉斯和罗纳德·埃克尔斯也做出了早期贡献,并且还受到了认知学习视角的影响。

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类能动性、观察学习及其四个中介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认知、行为和环境因素之间三元互惠决定论以及自我效能。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核心概念是观察学习、强化(直接或替代)、学习作为认知行为过程以及与模型的认同。

认知因素的作用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认知因素与环境因素在习得新行为及其产生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认知因素仅被认为在习得新行为中发挥作用,但在其产生中则作用不大或根本没有作用。

强化的作用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强化或环境因素在学习和产生行为中与认知因素具有同等作用。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后果和强化在行为的习得和产生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范围

社会认知理论具有更广泛的理论范围,因为它包括将人类概念化为能够塑造其环境和自我调节的主体的概念。

另一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仅限于解决社会情境中的学习过程。

结论

SCT 和 SLT 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试图解释人类行为以及环境和过去经历如何塑造人类行为。虽然它们共享一些共同的原则,但它们在解释行为如何被学习和维持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SCT 强调心理过程在塑造行为中的作用,而 SLT 则侧重于观察和模仿的作用。此外,SCT 将动机视为一种认知过程,而 SLT 则将其视为强化和惩罚的功能。

更新于: 2023-04-26

7K+ 阅读量

开启你的 职业生涯

通过完成课程获得认证

立即开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