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学教程
- 宇宙学 - 首页
- 膨胀的宇宙
- 造父变星
- 红移和退行速度
- 红移与运动多普勒频移
- 宇宙学度规与膨胀
- 罗伯逊-沃尔克度规
- 哈勃参数与比例因子
- 弗里德曼方程与宇宙模型
- 流体方程
- 物质主导的宇宙
- 辐射主导的宇宙
- 暗能量
- 螺旋星系旋转曲线
- 星系的速度弥散测量
- 哈勃常数和密度参数
- 宇宙的年龄
- 角直径距离
- 光度距离
- Ia型超新星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CMB - 解耦时的温度
- CMB辐射的各向异性与COBE
- CMB各向异性的建模
- 最后散射面上的视界长度
-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
- 径向速度法
- 凌日法
- 系外行星的特性
- 宇宙学有用资源
- 宇宙学 - 快速指南
- 宇宙学 - 有用资源
- 宇宙学 - 讨论
解耦时的CMB温度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是什么特征决定了解耦。我们知道,当时的能量高得多,以至于物质只以电离粒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解耦和复合时期,能量必须下降才能允许氢的电离。可以进行近似计算来估计解耦时的温度。
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只考虑基态氢的电离。
$$hv \approx k_BT$$
$$\therefore T \approx \frac{hv}{k_B}$$
对于基态氢的电离,hν为13.6 eV,kB为玻尔兹曼常数8.61 × 10−5 eV/K,这表明温度为1.5 × 105 开尔文。
这实质上告诉我们,如果温度低于1.5 × 105 K,中性原子就可以开始形成。
我们知道,光子与重子的比率约为5 × 1010。因此,即使在光子数量减少的图表尾部,仍然有足够的光子来电离氢原子。此外,电子和质子的复合并不保证形成基态氢原子。激发态需要较低的能量进行电离。因此,应针对每种情况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以获得精确的值。计算结果将温度设定为约3000K。
为了解释起见,我们考虑将氢激发到第一激发态的情况。能量大于ΔE的光子数量Nγ (> ΔE)与光子总数Nγ之比的通用表达式为:
$$\frac{N_\gamma(> \Delta E)}{N_\gamma} \propto e^{\frac{-\Delta E}{kT}}$$
对于将氢激发到第一激发态的情况,ΔE为10.2 eV。现在,如果我们考虑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即至少每个重子有一个能量大于10.2 eV的光子(记住比率为5 × 1010),我们从公式3中得到温度为4800 K(插入Nγ(> ΔE) = Np)。
这是产生第一激发态中性氢原子群的温度。电离该状态所需的温度明显较低。因此,我们得到了比1.5 × 105 K更好的估计值,更接近公认值3000 K。
红移-温度关系
为了理解红移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如下所述的两种方法。
方法1
从维恩位移定律,我们知道
$$\lambda_mT = 常数$$
为了将其与红移联系起来,我们使用:
$$1+z = \frac{\lambda_0}{\lambda_e}$$
由于$λ_oT_o = λ_eT(z)$,我们得到:
$$T(z) = T_0\frac{\lambda_0}{\lambda_e} = T_0(1+z)$$
将To设定为当前值3K,我们可以得到给定红移下的温度值。
方法2
就频率而言,我们知道:
$$v_0 = \frac{v_e}{1+z}$$
$$B_vdv = \frac{2hv^3}{c^2} \frac{dv}{e^{hv/kT}-1}$$
这告诉我们光子在能量区间内的净能量,而hν是单个光子的能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Bνdν/hν获得光子的数量。
如果$n_{νo}$代表现在,$n_{νe}$代表发射,我们得到:
$$\frac{n_{v_e}}{n_{v_0}} = (1+z)^3$$
简化后,我们得到:
$$n_{v_0} =\frac{2v_c^2}{c^2}\frac{dv_c}{e^{hv/kT}-1}\frac{1}{(1+z)^3}=\frac{2v_0^2}{c^2}\frac{dv_c}{e^{hv/kT}-1}$$
这再次给了我们维恩位移定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T(z) = T_0\frac{\lambda_0}{\lambda_e} = T_0(1+z)$$
要点
- 早期宇宙非常热,约为3000K。
- 目前的测量结果表明,宇宙的温度接近3K。
- 我们回溯的时间越久远,温度就成比例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