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印度史教程
- 古代印度史 - 首页
- 印度史研究
- 古代印度史的编写
- 帝国主义史学
- 民族主义史学方法
- 马克思主义史学派
- 古代印度史的资料来源
- 考古资料
- 地理背景
- 古代文献中的地理
- 石器时代文化
- 中石器时代文化
- 新石器时代
- 印度铜石并用时代
- 印度的铜石并用文化
- 哈拉帕文明
- 哈拉帕城市规划
- 哈拉帕手工艺与工业
- 哈拉帕文化
- 哈拉帕宗教
- 哈拉帕年代学
- 吠陀文明
- 吠陀社会
- 吠陀政治
- 吠陀宗教与哲学
- 雅利安入侵
- 后吠陀时代
- 吠陀时代后的社会制度
- 印度哲学的成就
- 耆那教的演变
- 佛教的演变
- 亚历山大远征印度
- 孔雀王朝
- 卡林迦战争及其影响
- 孔雀王朝时期的社会与经济
- 孔雀王朝的统治
- 南印度早期历史
- 小王朝时代
- 沙塔瓦哈纳时期的文学
- 沙塔瓦哈纳时期的社会
- 沙塔瓦哈纳时期的经济
- 沙塔瓦哈纳时期的技术
- 曹拉王朝
- 潘地亚王朝
- 切拉王朝
- 外来侵略者时期
- 笈多时期
- 笈多的衰落
- 笈多时期的统治
- 笈多时期的文学
- 笈多时期的经济
- 笈多时期的科学与技术
- 笈多时期后的印度
- 戒日王时期
- 戒日王时期南印度
- 卡达姆巴王朝
- 卡马鲁帕的历史
- 戒日王后的印度
- 古尔加拉·帕提哈拉王朝
- 孟加拉帕拉王朝
- 德干拉什特拉库塔王朝
- 戒日王时期后的文学
- 戒日王时期后的社会
- 戒日王时期后的经济
- 戒日王时期后的宗教
- 参考文献与免责声明
古代印度史 - 哈拉帕文明
直到1920年,这个文明的遗迹只在印度河谷地区发现;因此,它被称为印度河文明。
1920-21年,D. R. Salini(在哈拉帕)和R. D. Banerjee(在摩亨佐达罗)的挖掘工作发现了哈拉帕文明。
这个文明的遗迹首先在哈拉帕被发现,因此它也被称为哈拉帕文明。
地理事实
以下是哈拉帕文明分布的重要地理事实:
迄今为止发现的这个文明的1400个定居点分布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地理区域,东西跨度近1600公里,南北跨度1400公里。
哈拉帕文明的范围从:
西部的苏特卡根多尔(俾路支省)到东部的阿拉姆吉尔普尔(梅鲁特,北方邦),以及
北部的曼达(阿克努尔区,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到南部的戴马巴德(艾哈迈德纳加尔区,马哈拉施特拉邦)。
大约1400个哈拉帕文化遗址在印度各地被发现。大约925个遗址现在位于印度,475个位于巴基斯坦。
哈拉帕文明的总地理范围约为1,250,000平方公里,是埃及面积的20多倍,超过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总面积的12倍。
大部分哈拉帕定居点都位于河岸,其中:
只有40个定居点位于印度河及其支流上;
多达1100个(80%)定居点位于印度河和恒河之间的广阔平原上,主要包括萨拉斯瓦蒂河系统(现已不复存在);
在印度萨拉斯瓦蒂河系统以外发现了约250个定居点;其中一些位于古吉拉特邦,少数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
定居点的分布模式表明,哈拉帕文明的中心不是印度河,而是萨拉斯瓦蒂河及其支流,这些河流流经印度河和恒河之间。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更倾向于称之为萨拉斯瓦蒂文明或印度-萨拉斯瓦蒂文明。
属于这个文明的定居点可以分为:
小型村庄(面积高达10公顷),
较大的城镇和小城市(10至50公顷)。
大型城市定居点,例如:
摩亨佐达罗(250多公顷),
哈拉帕(150多公顷),
加纳瓦里瓦拉(80多公顷),
拉克希加里(80多公顷),
卡利班根(100多公顷),以及
多拉维拉(100多公顷)。
大型城市周围环绕着广阔的农业用地、河流和森林,那里居住着分散的农业和畜牧业社区以及狩猎采集者群体。
对摩亨佐达罗、哈拉帕、卡利班根、洛塔尔、苏尔科塔达、多拉维拉等遗址的挖掘,让我们对这个文明的城镇规划、经济、技术、宗教等各个方面有了相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