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历史 - 吠陀文明



  • 吠陀文献是了解吠陀文明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 吠陀文献包含三个连续的文学创作类别,即:
    • 吠陀
    • 梵书
    • 阿兰尼雅卡和奥义书

吠陀

  • 吠陀意为“知识”。吠陀构成吠陀文献的最早部分。

  • 吠陀文献在几个世纪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并通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

  • 吠陀是赞歌、祈祷、咒语、祈祷文祭祀公式的集合。

  • 吠陀共有四部,即:

    • 《梨俱吠陀》- 这是最古老的吠陀。它是一部赞歌集。

    • 《 सामveda》- 它是一部歌曲集,大部分取自《梨俱吠陀》。

    • 《夜柔吠陀》- 它是一部祭祀公式集。

    • 《阿闼婆吠陀》- 它是一部咒语集。

梵书

  • 梵书是散文文本。它详细描述了吠陀赞歌的含义、应用及其起源的故事。此外,它还解释了仪式和哲学的细节。

阿兰尼雅卡和奥义书

  • 阿兰尼雅卡和奥义书体现了隐士和苦行僧对灵魂、神、世界等的哲学思考。这些部分包含在梵书中或附在其上,部分则作为独立的作品存在。

  • 梵书、阿兰尼雅卡和奥义书都附属于四部吠陀之一。

  • 赞歌的创作被认为归功于具有神圣起源的印度教圣贤(僧侣)。

  • 吠陀被称为‘apaurusheya’(非人造)和‘nitya’(永恒存在),而圣贤则被称为受神启发的先知,他们从至高神那里接收真言

《梨俱吠陀》时代

  • 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46亿年前,而人类自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420万年前。

  • 马克斯·穆勒武断地将《梨俱吠陀》的创作年代定为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 惠特尼否认并批评穆勒使用完全武断、不科学和不学术的方法来确定年代。

  • 根据阿维斯陀语言的类比,一些学者认为《梨俱吠陀》的年代可能是公元前1000年

  • 一些吠陀神,即因陀罗、伐楼那、密特拉和两位纳萨提亚斯,在公元前1400年的博加兹柯伊(小亚细亚)铭文中被提及,这证明《梨俱吠陀》的出现一定早于一些外国学者所描述的年代。

  • 《博加兹柯伊》铭文记录了赫梯米坦尼国王之间的条约,而上述诸神则被列为该条约的见证人。即使在今天,在法庭上和在就职典礼上(以神之名)也是同样宣誓。

  • 巴尔·甘加达尔·蒂拉克根据天文依据,将《梨俱吠陀》的年代定为公元前6000年。

  • 哈蒙·雅各比认为吠陀文明繁荣于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而《圣典》是在这一时期后半叶创作的。

  • 著名的梵文学者温特尼茨认为,《梨俱吠陀》可能创作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

  • R. K.穆克吉认为,“根据保守估计,我们应该将《梨俱吠陀》的年代定为公元前2500年”。

  • G. C.潘迪也赞成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早的年代。

《梨俱吠陀》地理

  • 《梨俱吠陀》中的人们称自己为‘雅利安人’。他们对他们所居住的地理区域有详细的了解。《梨俱吠陀》中提到的地理特征名称、位置和模式,如河流和山脉,表明了他们居住区域的地理位置。

  • 《梨俱吠陀》的纳迪-苏克塔赞歌提到了21条河流,其中包括东部的恒河和西部的库巴(喀布尔)。

  • 河流的模式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东到西排列,即从东部的恒河到西部的喀布尔。像亚穆纳河、萨拉斯瓦蒂河、萨特勒杰河、拉维河、杰卢姆河印度河这样的河流位于恒河喀布尔之间。

  • 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穆贾万特山(如吠陀中所述)。

  • 海洋即‘萨穆德拉’与信度河有关,萨拉斯瓦蒂河流入海洋。海洋也与对外贸易有关。

  • 《梨俱吠陀》时期的地理范围涵盖了今天的印度西北部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整个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南部地区。

  • 《梨俱吠陀》中提到的十王之战,列出了十位参加反对苏达斯(他是特里特苏家族的婆罗多国王)战争的国王的名字。这说明吠陀人所知的领土被划分为许多邦-共和国和君主国(王国)。

  • 这场战争是在帕鲁沙尼(拉维)河畔进行的,苏达斯最终获胜。

  • ‘婆罗多伐尔沙’是整个国家的名称。它是《梨俱吠陀》中最重要的人民——居住在萨拉斯瓦蒂河和亚穆纳河之间的婆罗多人——所使用的名称。

  • 《梨俱吠陀》还提供了其他人民的位置,例如位于库鲁克谢特拉地区的普鲁斯;拉维河以东的特里特苏;印度河以西(直至喀布尔河)的阿利纳斯、帕赫塔斯、巴拉纳斯和西比斯等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