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印度史教程
- 现代印度史 - 首页
- 莫卧儿帝国的衰落
- 巴哈杜尔沙一世
- 贾汉达尔沙
- 法鲁克西亚尔
- 穆罕默德沙
- 纳迪尔沙的入侵
- 艾哈迈德沙·阿卜达利
- 莫卧儿帝国衰落的原因
- 18世纪的南印度诸邦
- 18世纪的北印度诸邦
- 马拉地帝国的势力
- 18世纪的经济状况
- 18世纪的社会状况
- 妇女的地位
- 艺术与绘画
- 社会生活
- 欧洲贸易的开始
- 葡萄牙人
- 荷兰人
- 英国人
- 东印度公司 (1600-1744)
- 公司的内部组织
- 英法在南印度的斗争
- 英国征服印度
- 迈索尔的征服
- 韦尔斯利勋爵 (1798-1805)
- 黑斯廷斯勋爵
- 巩固英国势力
- 达尔豪西勋爵 (1848-1856)
- 英国的行政政策
- 英国的经济政策
- 交通和通讯
- 土地税收政策
- 行政结构
- 司法机构
- 社会和文化政策
- 社会和文化觉醒
-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 1857年起义的主要原因
- 1857年起义的蔓延
- 1857年起义的中心
- 1857年起义的结果
- 对1857年起义的批判
- 1858年后的行政变革
- 省级行政
- 地方机构
- 军队改革
- 公共服务
- 与土邦的关系
- 行政政策
- 极度落后的社会服务
- 印度及其邻国
- 与尼泊尔的关系
- 与缅甸的关系
- 与阿富汗的关系
- 与西藏的关系
- 与锡金的关系
- 与不丹的关系
- 英国统治的经济影响
- 民族主义运动 (1858-1905)
- 国大的前身
- 印度国民大会
- 国大与改革
- 宗教与社会改革
- 宗教改革家
- 妇女解放
- 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
- 民族主义运动 (1905-1918)
- 孟加拉分治
- 印度国民大会 (1905-1914)
- 穆斯林与宗派主义的增长
- 自治联盟
- 争取斯瓦拉日的斗争
- 甘地领导地位确立
- 贾利安瓦拉·巴格惨案
- खिलाफ़त运动与非合作运动
- 第二次非合作运动
-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
- 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民族运动
- 战后斗争
- 艾德礼的声明
- 参考文献与免责声明
行政政策
1857年起义后,英国对印度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政策都变得更糟,他们现在有意识地开始奉行反动政策。
现在公开提出的一种观点是,印度人没有资格统治自己,他们必须在无限期内由英国统治。这种反动政策反映在许多领域。
分而治之政策
英国人利用印度各势力之间的不团结,并让他们互相对抗来征服印度。
1858年以后,英国继续奉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拨君主与人民、省份与省份、种姓与种姓、群体与群体,最重要的是挑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
1857年起义期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所表现出的团结统一扰乱了外国统治者。他们决心打破这种团结,以削弱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
起义后,英国立即镇压穆斯林,大规模没收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并宣布印度教徒为他们的宠儿。然而,1870年以后,这一政策发生了逆转,并试图让上层和中产阶级穆斯林反对民族主义运动。
由于工业和商业落后以及社会服务几乎不存在,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几乎完全依赖政府服务。这导致他们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政府职位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政府利用这种竞争来煽动省级和宗派之间的竞争和仇恨。它承诺以宗派为基础给予官方优惠作为回报,从而利用受过教育的穆斯林对抗受过教育的印度教徒。
对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的敌视
1833年后,印度政府积极鼓励现代教育。
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大学分别于1857年成立,此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许多英国官员称赞受过教育的印度人拒绝参与1857年起义。但这种对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的有利官方态度很快改变了,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利用他们最近获得的现代知识来分析英国统治的帝国主义性质,并提出印度参与行政管理的要求。
当后者开始在人民中组织民族主义运动并在1885年成立印度国民大会时,官员们开始积极地敌视高等教育和受过教育的印度人。
官员们积极采取措施限制高等教育。他们嘲笑受过教育的印度人,通常称他们为“babu”(巴布)。
因此,英国人转向了那些吸收了西方现代知识并主张沿着现代路线进步的印度人。然而,这种进步与英国在印度的帝国主义的基本利益和政策相抵触。
官方对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和高等教育的反对表明,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已经耗尽了其最初拥有的任何进步潜力。
对地主的态度
英国现在向印度最反动的群体——王子、地主和地主——表示友好。
地主和地主也以同样的方式得到安抚。例如,阿瓦德的大多数塔卢克达尔的土地都被归还给他们。
地主和地主现在被誉为印度人民的传统和“天然”领导者。他们的利益和特权受到保护。他们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确保拥有土地,并被用作对抗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的砝码。
作为回报,地主和地主认识到他们的地位与维持英国统治密切相关,并成为其唯一坚定的支持者。
对社会改革的态度
作为与保守阶层结盟政策的一部分,英国放弃了先前帮助社会改革家的政策。
英国人认为,他们废除“萨蒂”(殉葬)习俗和允许寡妇改嫁的社会改革措施是1857年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他的书《印度的发现》中写道:“由于英国权力与印度的反动势力自然结盟,它成为许多其他被谴责的邪恶习俗和行为的守护者和维护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并非总是对社会问题保持中立。通过支持现状,他们间接地保护了现有的社会弊端。
英国人为了政治目的鼓励种姓制度和宗派主义,积极鼓励社会倒退。
对新闻界的限制
英国人在印度引进了印刷机,从而启动了现代新闻业的发展。
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立即意识到,新闻界可以在教育公众舆论和通过批评和谴责影响政府政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罗摩·摩汉·罗伊、维达亚萨加尔、达达拜·诺罗吉、拉纳德法官、苏伦德拉纳特·班纳吉、洛克马尼亚·蒂拉克、G·苏布拉马尼亚·艾耶尔、C·卡尔纳卡拉·梅农、马丹·莫汉·马拉维亚、拉拉·拉吉帕特·赖、比平·钱德拉·帕尔和其他印度领导人在创办报纸和使其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35年,查尔斯·梅特卡夫取消了对印度新闻界的限制。这一步受到了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的热烈欢迎。这也是他们一段时间内支持英国统治印度的原因之一。
民族主义者逐渐开始利用新闻界来唤醒人民的民族意识,并尖锐地批评政府的反动政策。这使官员们对印度新闻界持反对态度,他们决定限制其自由。这是通过在1878年通过《土著语言报刊法》来实现的。
《报刊法》严重限制了印地语报纸的自由。印度公众舆论现在已经完全被唤醒,并大声抗议这项法案的通过。
抗议立即生效,该法案于1882年被废除。此后近25年,印度新闻界享有相当大的自由。但1905年以后,激进的民族主义运动和抵制运动的兴起再次导致1908年和1910年颁布了压制性的新闻法。
种族歧视
在印度的英国人总是与印度人保持距离,并认为自己是种族优越的。
1857年起义以及双方犯下的暴行进一步加剧了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的隔阂,英国人现在开始公开宣称种族优越论并实行种族傲慢。
铁路车厢、火车站候车室、公园、酒店、游泳池、俱乐部等“仅限欧洲人”的场所是这种种族主义的明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