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文化觉醒



  • 西方的征服暴露了印度社会软弱和腐败的一面。因此,有识之士开始寻求社会弊病的根源,并寻找消除这些弊病的方法。

拉姆·穆罕·罗伊

  • 觉醒的中心人物是罗姆·穆罕·罗伊,他被公认为是现代印度的第一位伟大领袖。

Raja Ram Mohan Roy
  • 罗姆·穆罕·罗伊为当时印度社会的停滞和腐败感到痛心,当时的印度社会被种姓和习俗所支配。流行的宗教充满了迷信,并被无知和腐败的祭司所利用。

  • 上层阶级自私自利,常常牺牲社会利益以满足自身狭隘的利益。

  • 罗姆·穆罕·罗伊对东方的传统哲学体系怀有极大的热爱和尊重;但同时,他也相信只有西方文化才能帮助印度社会再生。

  • 特别是,罗姆·穆罕·罗伊希望他的同胞接受理性和科学的方法,以及所有男女平等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平等原则。他还赞成在印度引入现代资本主义和工业。

  • 罗姆·穆罕·罗伊代表了东西方思想的综合。他是一位博学的学者,通晓十多种语言,包括梵文、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

  • 年轻时,罗姆·穆罕·罗伊曾在瓦拉纳西学习梵文文献和印度教哲学,在帕特纳学习古兰经和波斯语及阿拉伯语文献。

  • 罗姆·穆罕·罗伊也熟悉耆那教以及印度其他宗教运动和教派。

  • 罗姆·穆罕·罗伊对西方思想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为了用原文学习圣经,他就学习了希腊语和希伯来语。

  • 1809年,罗姆·穆罕·罗伊用波斯语写下了他著名的著作《献给一神论者》。在这部作品中,他提出了反对多神信仰和主张崇拜独一真神的有力论据。

  • 1814年,罗姆·穆罕·罗伊定居加尔各答,并很快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在他们的合作下,他创办了《阿特米娅萨巴》。

  • 特别是,罗姆·穆罕·罗伊坚决反对偶像崇拜、种姓制度的僵化以及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的盛行。他谴责祭司阶级鼓励和灌输这些习俗。

  • 罗伊认为,所有主要的古代印度教经典都宣扬一神论或崇拜独一真神。

  • 罗伊出版了《吠陀经》和五部主要《奥义书》的孟加拉语译本,以证明他的观点。他还撰写了一系列论著和小册子,为一神论辩护。

  • 1820年,罗伊出版了他的《耶稣的教诲》,他在书中试图将新约中他所称赞的道德和哲学信息与其中的奇迹故事区分开来。

  • 罗伊希望基督的高尚道德信息能融入印度教。这为他赢得了传教士的敌意。

  • 罗伊坚决捍卫印度教的宗教和哲学,反对传教士无知的攻击。同时,他对其他宗教采取了极其友好的态度。

  • 罗伊认为,从根本上说,所有宗教都宣扬着共同的信息,并且他们的信徒在本质上都是兄弟。

  • 1829年,罗伊创办了一个新的宗教社团,即《婆罗摩萨巴》,后来被称为《婆罗摩萨玛吉》,其宗旨是净化印度教并宣扬一神论或崇拜独一真神。这个新社团将建立在理性以及《吠陀经》和《奥义书》这两大支柱之上。

  • 《婆罗摩萨玛吉》强调人格尊严,反对偶像崇拜,并批评诸如“萨蒂”习俗等社会弊端。

  • 罗姆·穆罕·罗伊是最早的现代教育传播者之一,他认为现代教育是传播现代思想的主要工具。

  • 1817年,戴维·黑尔于1800年作为一名制表匠来到印度,但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促进印度的现代教育事业,他创办了著名的印度教学院。

  • 罗姆·穆罕·罗伊对黑尔在教育项目上的工作给予了最热情的帮助。

  • 罗伊自1817年起在加尔各答维持着一所英语学校,在学校里,除了其他科目外,还教授力学和伏尔泰的哲学。

  • 1825年,罗伊创办了一所吠檀多学院,开设印度学习以及西方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

  • 罗姆·穆罕·罗伊代表了印度民族意识觉醒的最初曙光。

  • 特别是,罗伊反对种姓制度的僵化,他宣称:“它一直是我们之间缺乏团结的根源。”他认为,种姓制度是双重罪恶:它造成不平等,它分裂人民并剥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 罗姆·穆罕·罗伊是印度新闻业的先驱。他出版了孟加拉语、波斯语、印地语和英语期刊,以在人民中传播科学、文学和政治知识,教育公众对当前热点话题的认识,并在政府面前代表人民的诉求和不满。

  • 罗伊也是印度国内政治问题公众运动的发起者。

  • 罗伊谴责孟加拉地主的压迫行为,这些行为使农民陷入悲惨的境地。

  • 罗伊要求对实际耕种者支付的最大租金进行永久固定,以便他们也能享受1793年永久土地制度带来的好处。

  • 罗伊还抗议对免税土地征税的企图。

  • 罗伊要求废除公司的贸易权并取消对印度商品的高额出口税。

  • 罗伊提出印度人担任高级职位的要求,要求行政与司法分离,要求陪审团审判,以及要求印度人和欧洲人在司法上平等。

  • 罗姆·穆罕·罗伊对国际事件非常感兴趣,他始终支持自由、民主和民族主义事业,并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压迫和暴政。

  • 罗伊谴责爱尔兰在缺席地主压迫统治下的悲惨状况。他公开宣布,如果议会未能通过改革法案,他将移民出大英帝国。

亨利·维维安·德罗齐奥

  • 19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孟加拉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种激进的潮流。这种潮流比罗伊的意识形态更为现代,被称为“青年孟加拉运动”。

Henry Vivian Derozio
  • 青年孟加拉运动的领导者和鼓舞者是年轻的英印人亨利·维维安·德罗齐奥,他出生于1809年,于1826年至1831年在印度教学院任教。

  • 德罗齐奥才智过人,并追随当时最激进的观点。他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 德罗齐奥及其著名的追随者,被称为德罗齐奥派和青年孟加拉,是充满激情的爱国者。也许,他是现代印度的第一位民族主义诗人。

  • 达罗慈因其激进主义思想于1831年被驱逐出印度教学院,不久后便因霍乱去世,年仅22岁。

  • 即便如此,达罗慈派继承了罗姆·摩汉·罗伊的传统,通过报纸、小册子和公共协会教育民众了解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 著名的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苏伦德拉纳特·班纳吉将达罗慈派描述为“孟加拉现代文明的先驱,我们民族的缔造者,他们的美德将激发敬仰,他们的缺点将得到最温柔的考虑”。

真知学会

  • 1839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父亲德文德拉纳特·泰戈尔创立了真知学会,以传播罗姆·摩汉·罗伊的思想。

  • 真知学会及其机关刊物真知报推动了用孟加拉语系统研究印度历史的运动。

  • 1843年,德文德拉纳特·泰戈尔重组了婆罗摩会,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 婆罗摩会积极支持寡妇改嫁运动、废除一夫多妻制、妇女教育、改善农民状况等运动。

潘迪特·伊什瓦尔·钱德拉·维迪亚萨加尔

  • 维迪亚萨加尔出生于1820年,家境贫寒,他历经艰辛,自学成才,最终在1851年成为梵文学院的校长。

Vidyasagar
  • 尽管维迪亚萨加尔是一位伟大的梵文学者,但他思想开放,接受西方思想,并成为印度和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

  • 维迪亚萨加尔辞去了政府公职,因为他无法容忍不必要的官方干预。

  • 维迪亚萨加尔对穷人的慷慨是惊人的。他很少拥有温暖的大衣,但他总是将其送给他在街上遇到的第一个赤身露体的乞丐。

  • 维迪亚萨加尔发展了一种新的梵文教学方法。他编写了一本孟加拉语识字课本,至今仍在使用。通过他的著作,他帮助孟加拉语发展了一种现代散文风格。

  • 维迪亚萨加尔还向非婆罗门学生开放了梵文学院的大门。

  • 为了使梵文研究摆脱自我封闭带来的有害影响,维迪亚萨加尔在梵文学院引入了西方思想的研究。他还帮助建立了一所学院,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

  • 1855年,他凭借着深厚的传统学术功底,发出了支持寡妇改嫁的有力声音。

  • 1856年12月7日,在加尔各答举行了一场印度上层种姓中第一场合法的印度教寡妇改嫁仪式,这是在维迪亚萨加尔的鼓舞和监督下举行的。

  • 1850年,维迪亚萨加尔反对童婚。他一生都在反对一夫多妻制。

  • 作为政府学校督学,维迪亚萨加尔组织了35所女子学校,其中许多学校都是他自费运营的。

  • 贝丘恩学校于1849年在加尔各答成立,是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兴起的强大妇女教育运动的第一个成果。

  • 作为贝丘恩学校的秘书,维迪亚萨加尔是女性高等教育的创新者之一。

  • 1848年,一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组建了学生文学与科学协会,该协会有两个分支,分别是古吉拉特语和马拉地语(Dnyan Prasarak Mandlis)。

乔蒂巴·弗勒

  • 1851年,乔蒂巴·弗勒和他的妻子在浦那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很快便涌现了许多其他学校。

  • 弗勒也是马哈拉施特拉邦寡妇改嫁运动的先驱。

  • 维什努·沙斯特里·潘迪特在19世纪50年代创立了寡妇改嫁协会

  • 卡尔桑达斯·穆尔吉于1852年创办了一份古吉拉特语周报“真理之光”,倡导寡妇改嫁。

  • 戈帕尔·哈里·德什穆克是马哈拉施特拉邦新学习和社会改革的杰出倡导者,他以笔名“罗卡希塔瓦迪”而闻名。

  • 德什穆克主张根据理性原则以及现代人道主义和世俗价值观重组印度社会。

  • 达达巴伊·诺罗吉是另一位孟买领先的社会改革家。他是改革琐罗亚斯德教和帕西法律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该协会积极争取赋予妇女法律地位,并争取为帕西人制定统一的继承和婚姻法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