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印度史教程
- 现代印度史 - 首页
- 莫卧儿帝国的衰落
- 巴哈杜尔沙一世
- 贾汉达尔沙
- 法鲁赫希亚尔
- 穆罕默德沙
- 纳迪尔沙的入侵
- 艾哈迈德沙·阿卜达利
- 莫卧儿帝国衰落的原因
- 18世纪的南印度诸邦
- 18世纪的北印度诸邦
- 马拉地政权
- 18世纪的经济状况
- 18世纪的社会状况
- 妇女地位
- 艺术与绘画
- 社会生活
- 欧洲贸易的开始
- 葡萄牙人
- 荷兰人
- 英国人
- 东印度公司(1600-1744)
- 公司的内部组织
- 英法在南印度的争斗
- 英国征服印度
- 迈索尔的征服
- 韦尔斯利勋爵(1798-1805)
- 黑斯廷斯勋爵
- 英国权力的巩固
- 达尔豪西勋爵(1848-1856)
- 英国的行政政策
- 英国的经济政策
- 交通和通信
- 土地税收政策
- 行政结构
- 司法组织
- 社会和文化政策
- 社会和文化觉醒
- 1857年的起义
- 1857年起义的主要原因
- 1857年起义的传播
- 1857年起义的中心
- 1857年起义的结果
- 对1857年起义的批判
- 1858年后的行政变革
- 省级行政
- 地方机构
- 军队改革
- 公务员制度
- 与土邦的关系
- 行政政策
- 极度落后的社会服务
- 印度及其邻国
- 与尼泊尔的关系
- 与缅甸的关系
- 与阿富汗的关系
- 与西藏的关系
- 与锡金的关系
- 与不丹的关系
- 英国统治的经济影响
- 民族主义运动(1858-1905)
- 国大党的先驱
- 印度国民大会
- 国大党与改革
- 宗教和社会改革
- 宗教改革家
- 妇女解放
- 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
- 民族主义运动(1905-1918)
- 孟加拉邦的分治
- 印度国民大会(1905-1914)
- 穆斯林与宗派主义的增长
- 自治联盟
- 争取自治的斗争
- 甘地领导地位的确立
- 贾利安瓦拉巴格惨案
- 哈里发运动与非合作运动
- 第二次非合作运动
- 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 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
- 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民族主义运动
- 战后斗争
- 艾德礼宣言
- 参考文献和免责声明
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
第三次圆桌会议后,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通过。
该法案规定建立一个**全印度联邦**,并在省级自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省级政府制度。
该联邦将以英属印度的各省和土邦的联合为基础。
将设立一个两院制联邦立法机构,其中土邦被赋予不成比例的权重。
土邦的代表将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而是由统治者直接任命。
英属印度只有14%的人口拥有投票权。即使是这个立法机构,其中土邦再次被用来制衡和抵消民族主义因素,也被剥夺了真正的权力。
国防和外交事务仍不受立法机构控制,而总督则保留对其他事项的特别控制权。
总督和省督将由英国政府任命,并负责治理。
在各省,地方权力得到增强。对省议会负责的部长将控制省级行政的所有部门。但省督被赋予了特殊权力。他们可以否决立法行动并自行立法。
此外,政府保留对公务员和警察的完全控制权。
该法案无法满足民族主义者对政治和经济权力的渴望,因为政治和经济权力仍然集中在英国政府手中。
外国统治将像以前一样继续,只是在印度的英国行政结构中增加了一些民选部长。
国大党谴责该法案是“完全令人失望的”。
该法案的联邦部分从未实施,但省级部分很快就被付诸实施。
尽管强烈反对该法案,但国大党还是参加了1935年新法案下的选举。
选举最终证明,绝大多数印度人民支持国大党,国大党在大多数省份都获得了压倒性胜利。
1937年7月,在11个省份中的7个省份组建了国大党政府。后来,国大党又在另外两个省份组建了联合政府。只有孟加拉邦和旁遮普邦拥有非国大党政府。
国大党政府
1937年选举后国大党政府的重要特点是:
国大党部长大幅削减了自己的薪水,降至每月500卢比;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乘坐二等或三等火车车厢旅行;
他们树立了诚实和公共服务的新的标准;
他们更加重视初等教育、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公共卫生;
他们通过反放债和租佃立法帮助农民;
他们促进公民自由。政治犯被释放;
“警察和特务统治有所放松”;
新闻自由得到增强;以及
工会感到更加自由,并且能够为工人争取到加薪。
1935年至1939年期间见证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政治发展,这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的新转折。